春节游龙,是家乡的习俗,世世代代延续下来,成了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。我儿时的记忆里,总有游龙欢乐热闹的场面。
正月初七──“人日”过后,人们就开始从祖堂的阁楼山拿下“龙骨”──竹篾编织的龙头、龙尾和龙身,买来彩纸和红布,忙着糊裱龙头和龙尾。龙身的长短以“几盏火”计算。所谓“一盏火”就是一个人举起的一节,盏数越多,龙身越长。于是长龙也只大村庄才有,多的达七八十盏火,甚至还听说有一百盏火的。人手举起的那一节,是竹篾编织的圆柱形的鼓状物,中间用木板固定木棒做柄,方便用手举。大概两三米距离安置一盏火,举龙人的脚就是龙足;篾鼓与篾鼓之间是用麻绳密密地连缀起来的竹篾圆箍,行动起来灵活自如,就是龙腹了。技术含量*高的应是龙头的制作,由于结构复杂,仅重量往往有五六十斤,不是壮小伙是举不动的。龙背脊就是在众多篾箍(龙腹)和篾鼓(盏)上蒙好的红布。至此,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也就产生了。
一切准备就绪,只等择日游龙。当然,还要挑选舞龙手,一般情况下一户派一位青年男子参加(近几年也有女青年充当),每人固定好举哪一盏火。龙头由身强力壮、还有讨好彩头想法的人举,讨好彩头是寻求吉利的意思。刚结婚的、想生儿子的人都想得到这一美差。如果有这种愿望的人多,就要抓阄来决定。*次是在本村游,先到舞龙头者的家里。龙从大门进,经堂前、房间和厨房,舞龙手还异口同声“掌彩”(喊吉利话),再从大门出来,主人家燃放鞭炮迎送。“宁丢一村,不丢一尊(一家)”,家家户户都要到,热闹气氛可称得上是“万人空巷”。除了舞龙的年轻人外,年龄大点的就在龙的后面敲锣打鼓,老人和小孩都跟在后面。龙游出村,浩浩荡荡,前后有几百米的距离。以前生活水平低,舞龙手穿戴不齐整;如今有点规模的村庄还统一了服装,使得游龙更有气势,更具艺术性。
每到一个村庄,如果有女儿嫁给此地的,老少女儿还要准备茶水糕点招待娘家来的“龙”,买来红布为龙披红挂彩。舞龙者会在这个村庄的祖堂门前停下来,表演舞狮和摇旱船等文艺节目。小时候,我们*爱看的就是这些。节目开场是舞狮,狮头、狮眼、狮身惟妙惟肖,*精彩的就是狮子滚绣球。舞狮头狮尾的两个人步调一致,翻滚,腾越,不出一点差错。四条腿都站在一个大圆球上滚动,竟然不会滑下来。更绝的是舞狮头的人还用双手在里面掌控着狮眼皮,圆鼓鼓的眼睛还能一眨一眨的。
舞完狮就是摇旱船。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站在纸扎的彩船中,旁边是一个装扮滑稽的男子手拿船桨,一边摇,一边唱。记得唱词很简单,只是每到一村就把村名换一下。歌词大致是这样的:“小小船儿呀呀,两头尖哪呀哇子呀。一篙撑到呀哇子呀,某某村啰划船,某某村啰划船。”此外,还有“小货郎”“钓鱼”“打蚌壳”和武术表演等节目……
压轴戏是舞龙,这是规模宏大的集体舞。几十米长的巨龙,几十个人舞着,由一位手举龙珠(红圆球)的人在龙头前指挥,即所谓的“游龙戏珠”。龙身蜿蜒翻腾,盘旋舞动,需要熟练的技艺,众人同心,否则就会乱成一团。顿时,操场上尘土飞扬,锣鼓声、鞭炮声,还有观看人群的鼓掌声,连成一片,直上云霄。
我们村子小,记得有一年和附近几个小村子联合在一起也游过一次龙,只有二十盏火。那年正月我跟着大人跑遍了全公社,着实热闹了一番。可能是村子多、人心不齐吧,第二年就没有游了。不过,每年正月我们小伙伴们请大人扎了个几盏火的小草龙,也像模像样地在村里游起来。你还别说,每到一家,大人也放鞭炮迎接,只是这鞭炮没有大龙来时放的长。据说,在人造龙的家族里,草龙地位*高,被称为金龙,其他材质编制的龙与它狭路相逢时,都要礼让于它。
到了正月十五元宵夜,村里的龙会*后一次在村背后的“龙筋埂”上,于紧锣密鼓及舞龙手的呐喊声中,由东向西快速游去,俗称“赶煞”,驱赶邪气的意思。约莫在子夜之前,人们将龙头龙尾上的彩纸及少量损坏了的竹篾箍拿下,到池塘或湖泊水边烧掉,谓之为送龙上天。其他的“龙骨”又存放到祖堂里,以待来年正月再用。是啊,龙完成了它的任务,该上天了,但人们心中的龙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,它一直是人们吉祥的守护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