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企业文化”的系列思考
企业文化=宗教信仰
宗教:教化、宣扬、树立、开放、约束人的思想,促使人的行为往理想的方向发展。(注:“理想”为中性词,可以是“善”的理想,也可以是“恶”的理想)
善的宗教:维护社会秩序,宣扬社会道德,促进社会繁荣。
例如,清静无为的道教,有意识地扼制人类过度的欲望,因为人类过度的欲望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。
再者,佛教的“因果关系”说,佛言,今生之所以受苦受难,是因为前世的作恶造成的。举例,人今生之所以遭受饥饿寒冷,是因为前世不善待他人,不给落难的人予饭吃衣穿所致。佛教以此来宣扬一种慈善的思想。
恶的宗教:以中国的“法轮功”为代表的邪教,它教化、灌输给信徒一些不良及不科学的思想,从而控制了信徒的思想,操纵了信徒的行为,残害人的健康,破坏社会稳定秩序,以企图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。
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以儒教治国,以佛教治心,缔造了不朽的千古基业。
总而言之,宗教信仰是一种手段,一种工具。企业文化也如此。
“企业文化”形成的六大顺序
1、 创始人的个人文化倾向(萌芽状态);
2、 企业财政创收良好,创始人的“个人魅力”发挥作用,留住了核心员工;
3、 企业加速发展,规模迅速壮大,企业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,企业开始完善规章制度,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部分;
4、 企业发展进入“二次创业” ,面对“突破瓶颈”问题,企业开始借助外脑(专业的企划机构),进行全面的梳理、调查、整合、定位、规划,形成了具有“差异化”的企业品牌形象(消费者、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文化信仰),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完成了;
5、 *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加盟,进而企业文化又得到了人才的补充、拓展、延伸(如IT软件版本的升级);
6、 丰富的企业文化进入了健康、有序的运转状态。
建设“企业文化”的四大指导思想
1、 如何吸引消费者,达成文化价值(精神信仰)的共鸣,产生强大、持续的购买力?
2、 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,团结、凝聚团队,激发团队创造力,让员工不仅仅只为薪金而努力工作?
3、 如何将领导人的“个人魅力”转化成团队的精神信仰,保障领导人不在位时,企业仍然健康运作?
4、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的拓展性、延伸性,保障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?
陈震东
2005年3月1日 泉州东方银座
...
2005-12-24 18:15